硬ㄍㄧㄥ嘗苦果 手臂痠軟無力 亂按摩、亂熱敷…治療錯誤 當心嚴重併發症 |
許宏志/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 |
在復健科的門診中常可看到這類的病患,如中風偏癱的患者或平衡不好的病患,因為跌倒手臂支撐後引起的長時間無力痠軟,對於各類的治療也不見反應。其實,手臂無力的原因有很多,通常為兩個以上的原因所造成,因此專科醫師詳細的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,是進行正確診斷與有效治療最重要的步驟。
常見的原因可分為下列幾類:
1.肌肉性原因:如旋後肌、肱肌、旋前圓肌、旋前方肌等手臂肌肉,因為急性拉扯之後所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。
2.骨性原因:肱橈關節的損傷、或遠端橈骨、尺骨的壓力性骨折等。
3.神經性原因:因為肌肉急性拉扯的物理性傷害導致的神經失用症,如前骨間神經、後骨間神經或橈神經等。
4.其他軟組織原因:手腕的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撕裂傷,或者是手腕部的屈肌支持帶的扭傷等。
在這些複雜疾患的診斷當中,需要專科醫師細心的檢查,配合適當部位的X光檢查、電學診斷以排除神經性疾患,或以軟組織超音波檢查找到確切的撕裂傷位置。也因為有確定的診斷位置,方能進行有效的治療,並且避免不當的療法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。
例如肌肉性原因,可施予激痛點注射配合牽拉術治療;而壓力性骨折則要充分讓患處休息,避免推拿按摩導致更嚴重;神經失用症則可使用低能量雷射配合神經保護劑的使用以改善症狀;軟組織的損傷則可使用復健科常用的增生療法,配合適當的特製輔具讓受傷的韌帶恢復較快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看似簡單的手臂痠軟無力,要是經過不當的治療反而會加重原來的症狀,例如肌筋膜疼痛症不適合長期熱敷,壓力性骨折則不宜再推拿整復,神經損傷也不適合過度的牽拉,而韌帶損傷更不適合按摩治療。因此不要再小看看似簡單的手臂無力,正確的治療才能儘快痊癒。
【2006-11-24/聯合報/E4版/健康】